採購困境:「信任的面紗」阻礙了偵查
(Procurement predicament: ‘Veils of trust’ hinder detection)
公司事先向 5 家當地供應商完成協商,達成採購協議,公司要求詢價階段,至少要取得 3 家報價,員工則需選出最低出價者。公司的政策也允許員工可以直接指定供應商,只要單筆採購價格不超過 35,000 美元的門檻,第一年時員工循規蹈矩地,從至少 3 家供應商報價中挑出最低報價,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。
但之後員工開始收受供應商贈送的低價禮品,但其中有一名貪心的員工讓供 應商在多張訂單上增加了約 20,000 美元的不必要成本,以換取更昂貴的禮品, 接著其他的員工也不甘示弱,提出更多索賄的要求,情勢一發不可收拾,在之後 的調查證實該供應商約支付共 40 萬美元的賄款,負責採購的員工則允許該供應商墊高 320 萬美元價款作為交換。 情勢為何如此演變?組織如何遏止?請參閱本文。
原著:
Tom Caulfield , CFE & Sheryl Steckler, CIG
翻譯:
郭勁 舞弊稽核師(CFE)
如欲閱讀完整中譯文 請登入會員(連結)或加入協會會員(連結)
本譯文,無論內容或用語,若有不當,歡迎各界賢達不吝指正acfetaiwan@gmail.com
如欲閱讀完整中譯文 請登入會員(連結)或加入協會會員(連結)
若是協會會員,可以看到完整版中譯文
會員登入